我有一万块,可以拿去买银行理财吗?
时间:2018-08-04 00:37|来源:未知|编辑:
网友评论
手上拿着1万元,眼前选择真不多。
门槛低的,就那么几个选择:股市、基金、网贷。
但是现在股市惨淡是不炒股的人都知道了,“七翻身”被证伪,偌大的A股,眼下连个方向都没有。拿着一万进场,陪跌有份,寻涨无门。
基金跟股市一个调,主题都是亏多赚少,今年以来“踩雷”的却不少。跟着上半年的热门买,说不定就地一个狗啃泥。投资美股的QDII基金倒是涨得不错,又怕风言风语说美股迟早暴跌。
网贷就更不用说了,资产的类别还没有爆雷的花样多,不谙门道的新手来了简直就像是在往绞肉机上送肉。
剩下的信托、券商资管、保险资管、期货资管……都不带一万元组的小朋友玩。
剩下唯一一个既普及,又让老百姓觉得放心的,大概就是银行理财了,最近还刚刚把门槛降低至1万元,算得上是老少咸宜,贫富同享。
老娘舅今天就重点说一下银行理财:
能买吗?
买多少?
怎么买?
真的比放在床底下放心?
比余额宝好吗?
老娘舅的回答是:
理论上可以
1万就是最低门槛,更多产品要5万或更高
柜面,或用银行自己的APP
放在床底也有风险:贬值和被偷
可以保证的是,防剁手功能比余额宝好
此外,银行理财≠银行存款
要弄懂这些,让我们从银行理财的底层资产说起,也就是:
银行理财的收益是怎么来的?
给大家看一张截图,这是在今年4月的资管新规下来之前,一个比较常见的银行理财资产配置构成↓
说基金复杂的朋友,看看这个恐怕更晕:买债券、买股票、买基金、买非标债权、买衍生品……几乎是什么都能买。你可以回头看一下,前面老娘舅在开头时说到的股票基金网贷信托,你能买的你不能买的,你买得到的你买不到的,其实银行理财都可以做。前几年还有投资酒类的银行理财产品,都被归在“另类资产”里。
债券的收益、存款的利息、非标债权的利息……乃至于库存酒的价格上涨,这些就是银行产品收益的来源。
哎,等等,老娘舅,我没看到“股票”两个字啊?
嗯,那是因为它被概括在“权益类投资”这一项里面了。包括股票、股票型基金、偏股型混合基金,都可以算作权益类投资。
所以,认为买银行理财就不会遭遇股市下跌、债市爆雷或者基金踩雷烦恼的朋友,可以醒一醒了。投哪项资产,就可能遭遇哪方面的风险。
说是这么说,但是因为1.看不到净值上下的波动;2.期满到手的钱和预期收益率大差不差,所以大家还是默认“银行理财就是安全”。
实际上,在看似安稳的银行理财的表面之下,隐藏着包括期限错配在内的多种不安全因素,这也就是今年监管会出台资管新规的原因。
新规出来之后,银行理财又是什么样了?以下是老娘舅从某大行理财产品说明书里截取的一段↓
现在的银行理财应该怎么买?
老娘舅简单概括一下,就是:
1.不刚兑了
所谓“刚兑”,就是银行拿了你的钱去,在规定的期限内拿去投资,期限到了,把本金和约定好的收益还给你,至于银行自己的投资是亏是赚,你不用管,多赚的银行自己留下了,亏掉的银行掏腰包补上。
可能有同学觉得刚兑挺好的:我不想操心你银行到底赚了没有,我就想知道我自己赚了没有。但刚兑之所以被监管叫停,就是因为这样做是很危险的。不及时打住,小窟窿会变成大篓子。[page]分页标题[/page]
大家还记得崩盘的那个南京钱宝吗?不管是多高的收益率,早期的投资人都能连本带利一分不少地拿回来。那不是因为钱宝的投资稳或信誉好,而是因为有后续的钱源源不断地进来,被挪去支付前期投资收益。前面的人把钱都抽走了,或者后面没有足够的人进来了,这个庞氏骗局就轰然倒塌了。
银行不管是国有大行还是商业银行,当然不能去玩庞氏骗局的把戏,所以在源头上打破刚兑,是监管必须做的。银行只是拿着大家的钱去投资而已,不代表这个投资一定有回报。
当然,监管是严厉的,实施还是有弹性的,目前市面上仍然存在一定比例的保本银行理财产品。
根据平安研究整理:大多数银行仍在销售保本理财产品,只是额度比较紧张,发行量下滑。从存量结构看,目前保本理财占比在35%左右,其中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占比25.6%,保证收益型产品占比9.1%。
所以,想买的还可以去买,但不一定能买到;现在买得到的,将来不一定还能买到。买的时候注意,除了看名称上的“保本”字样,还要留意合同,合同里明确约定保本,才能确定。
听了老娘舅的话,高高兴兴拿着1万元去买保本银行理财的朋友,过了10分钟气呼呼地回来了——
你说的1万就能买的银行理财在哪?我怎么没找到?
呃,稍等。
2.分公募私募了
乍一看公募私募,还以为基金来了。但这里说的是“银行公募理财产品”和“银行私募理财产品”。
7月底,银保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提出了以下监管要求:一是实行分类管理,区分公募和私募理财产品。公募理财产品面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公开发行,私募理财产品面向不超过200名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同时,将单只公募理财产品的销售起点由目前的5万元降至1万元。
也就是说,拿着1万元能买的银行理财,严格应该被称作银行公募理财产品。
随便打开一个银行APP,但凡名称上带着“高净值”字样的,日后都有可能被归入私募理财产品的范畴↓
分就分吧,那为什么我买不到1万的银行理财?
据老娘舅小范围观察,许多银行理财仍然是至少5万元起,门槛降低到1万元的新公募产品问世的面还不是很大。
这个涉及到老产品的存续和过渡,资管新规容许在从目前到2020年12月31日的过渡期内,银行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按照自主有序方式制定本行理财业务整改计划。
所以,接下来有的银行可能会较快推出1万元起步的公募理财产品,有的银行可能还会把现有这种“5万起买”、“20万起买”的格局再延续个一段时间。
这不是忽悠人吗?
只能说事情确实在起变化,只是有点变化来得快,有的变化来得慢。老娘舅预计一些地方性的商业银行会比较快地把门槛降下来,大家保持关注。
而另一项变化,也是需要大家保持关注的,那就是——
3.银行理财产品也要看净值?
是的,就像基金一样。银保监会的《办法》要求银行理财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坚持公允价值计量原则,鼓励以市值计量所投资资产。但是——
银保监会也开了个口子,过渡期内封闭期在半年以上的定期开放式资产管理产品和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适用摊余成本计量。平安研究考察目前处于存续期的4.5万款个人理财产品,发现89.3%的产品是封闭式非净值型产品,另有5.1%的开放式非净值型产品。两者相加,目前个人理财中非净值理财占比达到94%。
所以,实际上,目前需要看净值的银行理财产品还是少数。要等到2021年,大家才会看到比较大面积的用净值显示的银行理财产品。[page]分页标题[/page]
总结下来就是:新规来是来了,变化还没那么快,1万块能不能买到银行理财,还得看看运气。
所以,你问老娘舅是不是比余额宝好?老娘舅只能说,余额宝剁手太方便了。
在这之外,余额宝门槛低、流动性好,收益稳定,也不比现存的银行理财低多少。你懂的。
说了那么多,最后把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给不了解的朋友介绍一下:
首先,从币种上分,有人民币理财和外币理财(主要是美元);
其次,按标的分类,可以分两大类,一类是以投资债券、银行存款、货币基金等为主的固定收益型产品;一类是投资打新股,挂钩外汇、黄金、大宗商品等的浮动收益型产品。前者风险小,但收益率相对较低;后者风险大,亏损几率高,收益率要较前者高。
第三,按期限分,有无固定期限、最短7天、28天、30天、35天……90天、120天、360天等一系列不同期限的产品。
然后,按保不保本分,有保本的理财和非保本的,保本的又分保本保收益和保本浮动收益两个类型。
最后,再加一个“按赎回快慢分”:大部分理财产品到账日都是T+3模式,即在理财产品到期后的第三个工作日到账。只有部分货币型的银行理财产品可以赎回当天到账。
另外,代销的基金不属于银行理财产品、代销的保险理财不属于银行理财产品、代销的私募或P2P也不属于银行理财产品。
门槛低的,就那么几个选择:股市、基金、网贷。
但是现在股市惨淡是不炒股的人都知道了,“七翻身”被证伪,偌大的A股,眼下连个方向都没有。拿着一万进场,陪跌有份,寻涨无门。
基金跟股市一个调,主题都是亏多赚少,今年以来“踩雷”的却不少。跟着上半年的热门买,说不定就地一个狗啃泥。投资美股的QDII基金倒是涨得不错,又怕风言风语说美股迟早暴跌。
网贷就更不用说了,资产的类别还没有爆雷的花样多,不谙门道的新手来了简直就像是在往绞肉机上送肉。
剩下的信托、券商资管、保险资管、期货资管……都不带一万元组的小朋友玩。
剩下唯一一个既普及,又让老百姓觉得放心的,大概就是银行理财了,最近还刚刚把门槛降低至1万元,算得上是老少咸宜,贫富同享。
老娘舅今天就重点说一下银行理财:
能买吗?
买多少?
怎么买?
真的比放在床底下放心?
比余额宝好吗?
老娘舅的回答是:
理论上可以
1万就是最低门槛,更多产品要5万或更高
柜面,或用银行自己的APP
放在床底也有风险:贬值和被偷
可以保证的是,防剁手功能比余额宝好
此外,银行理财≠银行存款
要弄懂这些,让我们从银行理财的底层资产说起,也就是:
银行理财的收益是怎么来的?
给大家看一张截图,这是在今年4月的资管新规下来之前,一个比较常见的银行理财资产配置构成↓
说基金复杂的朋友,看看这个恐怕更晕:买债券、买股票、买基金、买非标债权、买衍生品……几乎是什么都能买。你可以回头看一下,前面老娘舅在开头时说到的股票基金网贷信托,你能买的你不能买的,你买得到的你买不到的,其实银行理财都可以做。前几年还有投资酒类的银行理财产品,都被归在“另类资产”里。
债券的收益、存款的利息、非标债权的利息……乃至于库存酒的价格上涨,这些就是银行产品收益的来源。
哎,等等,老娘舅,我没看到“股票”两个字啊?
嗯,那是因为它被概括在“权益类投资”这一项里面了。包括股票、股票型基金、偏股型混合基金,都可以算作权益类投资。
所以,认为买银行理财就不会遭遇股市下跌、债市爆雷或者基金踩雷烦恼的朋友,可以醒一醒了。投哪项资产,就可能遭遇哪方面的风险。
说是这么说,但是因为1.看不到净值上下的波动;2.期满到手的钱和预期收益率大差不差,所以大家还是默认“银行理财就是安全”。
实际上,在看似安稳的银行理财的表面之下,隐藏着包括期限错配在内的多种不安全因素,这也就是今年监管会出台资管新规的原因。
新规出来之后,银行理财又是什么样了?以下是老娘舅从某大行理财产品说明书里截取的一段↓
现在的银行理财应该怎么买?
老娘舅简单概括一下,就是:
1.不刚兑了
所谓“刚兑”,就是银行拿了你的钱去,在规定的期限内拿去投资,期限到了,把本金和约定好的收益还给你,至于银行自己的投资是亏是赚,你不用管,多赚的银行自己留下了,亏掉的银行掏腰包补上。
可能有同学觉得刚兑挺好的:我不想操心你银行到底赚了没有,我就想知道我自己赚了没有。但刚兑之所以被监管叫停,就是因为这样做是很危险的。不及时打住,小窟窿会变成大篓子。[page]分页标题[/page]
大家还记得崩盘的那个南京钱宝吗?不管是多高的收益率,早期的投资人都能连本带利一分不少地拿回来。那不是因为钱宝的投资稳或信誉好,而是因为有后续的钱源源不断地进来,被挪去支付前期投资收益。前面的人把钱都抽走了,或者后面没有足够的人进来了,这个庞氏骗局就轰然倒塌了。
银行不管是国有大行还是商业银行,当然不能去玩庞氏骗局的把戏,所以在源头上打破刚兑,是监管必须做的。银行只是拿着大家的钱去投资而已,不代表这个投资一定有回报。
当然,监管是严厉的,实施还是有弹性的,目前市面上仍然存在一定比例的保本银行理财产品。
根据平安研究整理:大多数银行仍在销售保本理财产品,只是额度比较紧张,发行量下滑。从存量结构看,目前保本理财占比在35%左右,其中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占比25.6%,保证收益型产品占比9.1%。
所以,想买的还可以去买,但不一定能买到;现在买得到的,将来不一定还能买到。买的时候注意,除了看名称上的“保本”字样,还要留意合同,合同里明确约定保本,才能确定。
听了老娘舅的话,高高兴兴拿着1万元去买保本银行理财的朋友,过了10分钟气呼呼地回来了——
你说的1万就能买的银行理财在哪?我怎么没找到?
呃,稍等。
2.分公募私募了
乍一看公募私募,还以为基金来了。但这里说的是“银行公募理财产品”和“银行私募理财产品”。
7月底,银保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提出了以下监管要求:一是实行分类管理,区分公募和私募理财产品。公募理财产品面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公开发行,私募理财产品面向不超过200名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同时,将单只公募理财产品的销售起点由目前的5万元降至1万元。
也就是说,拿着1万元能买的银行理财,严格应该被称作银行公募理财产品。
随便打开一个银行APP,但凡名称上带着“高净值”字样的,日后都有可能被归入私募理财产品的范畴↓
分就分吧,那为什么我买不到1万的银行理财?
据老娘舅小范围观察,许多银行理财仍然是至少5万元起,门槛降低到1万元的新公募产品问世的面还不是很大。
这个涉及到老产品的存续和过渡,资管新规容许在从目前到2020年12月31日的过渡期内,银行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按照自主有序方式制定本行理财业务整改计划。
所以,接下来有的银行可能会较快推出1万元起步的公募理财产品,有的银行可能还会把现有这种“5万起买”、“20万起买”的格局再延续个一段时间。
这不是忽悠人吗?
只能说事情确实在起变化,只是有点变化来得快,有的变化来得慢。老娘舅预计一些地方性的商业银行会比较快地把门槛降下来,大家保持关注。
而另一项变化,也是需要大家保持关注的,那就是——
3.银行理财产品也要看净值?
是的,就像基金一样。银保监会的《办法》要求银行理财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坚持公允价值计量原则,鼓励以市值计量所投资资产。但是——
银保监会也开了个口子,过渡期内封闭期在半年以上的定期开放式资产管理产品和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适用摊余成本计量。平安研究考察目前处于存续期的4.5万款个人理财产品,发现89.3%的产品是封闭式非净值型产品,另有5.1%的开放式非净值型产品。两者相加,目前个人理财中非净值理财占比达到94%。
所以,实际上,目前需要看净值的银行理财产品还是少数。要等到2021年,大家才会看到比较大面积的用净值显示的银行理财产品。[page]分页标题[/page]
总结下来就是:新规来是来了,变化还没那么快,1万块能不能买到银行理财,还得看看运气。
所以,你问老娘舅是不是比余额宝好?老娘舅只能说,余额宝剁手太方便了。
在这之外,余额宝门槛低、流动性好,收益稳定,也不比现存的银行理财低多少。你懂的。
说了那么多,最后把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给不了解的朋友介绍一下:
首先,从币种上分,有人民币理财和外币理财(主要是美元);
其次,按标的分类,可以分两大类,一类是以投资债券、银行存款、货币基金等为主的固定收益型产品;一类是投资打新股,挂钩外汇、黄金、大宗商品等的浮动收益型产品。前者风险小,但收益率相对较低;后者风险大,亏损几率高,收益率要较前者高。
第三,按期限分,有无固定期限、最短7天、28天、30天、35天……90天、120天、360天等一系列不同期限的产品。
然后,按保不保本分,有保本的理财和非保本的,保本的又分保本保收益和保本浮动收益两个类型。
最后,再加一个“按赎回快慢分”:大部分理财产品到账日都是T+3模式,即在理财产品到期后的第三个工作日到账。只有部分货币型的银行理财产品可以赎回当天到账。
另外,代销的基金不属于银行理财产品、代销的保险理财不属于银行理财产品、代销的私募或P2P也不属于银行理财产品。
TAG
相关阅读:
- 优力狮抽奖活动即将开始,海量奖励等你来拿2023-12-25 10:04
- 聚焦“制造业保持基本稳定:逻辑与政策”,CMF专题报告发布2023-06-20 06:07
- 618电商大促"暗含战机",消费基金迎来大转机?2023-06-20 06:08
- 金监总局「一号文件」的深意:消保是安身立命之本2023-06-20 06:07
- 风大雨大时代,中国食品饮料如何“再造奇迹”?2023-06-20 06:06
- 抖音电商、小红书、梦饷科技…… 电商新势力为何总在上海出现?2023-06-20 06:05
- 离岸服务外包是桩好生意吗?2023-06-20 06:04
- 多地密集部署稳增长 先进制造业投资迎强支撑2023-06-20 06:04
- 卖家说刘德华的脸更适合我!揭秘AI变脸生意链:1.5万元包学会2023-06-20 06:01
- 狗狗币历史价格走势图|狗狗币历史价格走势图K线图|狗狗币价格美元2023-02-27 11:52
滚动播报
- 13:29周大生荣获“2024中国上市公司品牌500强”荣誉
- 21:24“利伯兰杯”国家辩论赛圆满落幕:孙宇晨与特朗普引领加密行业新格局
- 20:21控量挺价稳根基,长远发展可期,舍得酒业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
- 14:34从加密OG到特朗普家族加密顾问,孙宇晨要做加密天命人?
- 21:43皙之密:助力肌肤焕变,闪耀自然美之光
- 21:15全美世界:以爱为笔,绘就辉煌征程
- 16:31JJ斗地主抵制赌博,开创棋牌游戏辉煌新纪元
- 17:55周大生黄金珠宝嘉年华喜迎新春,精选主推产品送上蛇年祝福
- 12:53“蓄势待发”的熊猫湾区首秀,海珠广场迎新春艺术盛宴
- 15:51小年贺岁,周大生经典成长礼记系列十二生肖串珠祈福新年
- 15:00从蓝色海洋畅想绿色未来,亚洲金融论坛第一财经工作坊成功举办
- 14:57天津新春发放消费券,汇正财经关注消费结构升级领域
- 13:49温致科技发布数字健康行业新物种
- 18:23周大生经典十万份黄金好礼大放送,点燃蛇年春节喜气氛围
- 11:13JJ斗地主拒绝赌博,引领棋牌游戏新风尚
- 10:37行业唯一!海尔智家获最具投资价值奖
- 10:24周大生黄金珠宝嘉年华即将盛大开启,十万份黄金好礼贺蛇年春节
- 09:28惠达卫浴与京东深化合作,开启2025健康卫浴新生活
- 19:08预见2025:HTX的全球化蓝图与战略突破
- 18:22惠达卫浴与京东深化合作,开启2025健康卫浴新生活
- 18:08“陆地航母”上线,人类距离打飞的上班还有多久?
- 17:54亚马逊最大规模电动卡车订单落地:豪购超200辆奔驰eActros
- 15:36百利好推出全新交易产品,开拓财富新篇章
- 21:10七座商务车都有哪些?上汽大通 MAXUS G90亮点解析
- 21:05云米电器质量怎么样,云米燃气热水器AI Super2:智享未来,温暖每一
- 20:51CR450动车组样车正式发布,标志着中国高铁技术新突破
- 20:03IP+文旅还能怎么玩?酷乐潮玩全国文旅首店给出了答案
- 18:09周大生大师艺术珠宝以璀璨黄金诠释印象派艺术
- 15:58CES新物种(下):中国原创,世界领先——通用软体机器人技术赋能全球生产
- 10:38CES 2025观察:海信空调的新风,继续吹向AI风口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