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产经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财新闻

手机蝗虫一天吸50万话费 病毒险理赔取证难

时间:2014-08-11 10:21|来源:丁奶奶|编辑: 网友评论

“病毒险”还存在业务模式尚不完善、保费较少、利润单薄、风险较大等问题

■本报见习记者 苏向杲

8月2日凌晨,一款名为“××神器”的恶意手机病毒在全国范围内爆发式传播。该软件能恶意窃取手机用户短信、邮件、手机密码等信息,经警方初步调查估计,遭受到该恶意程序影响的用户超过百万人。

超级手机病毒来袭,是否有一款产品可以对手机用户因病毒造成的损失赔偿呢?有财险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手机病毒险属于移动支付安全保险范畴,早在2005年之前就有业内人士提出,但该险种在核保、取证、理赔方面技术还不成熟,目前可承保此项业务的保险公司并不多。

同时,《证券日报》记者采访发现,虽然此前多家险企竞相开发网络虚拟财险,然而针对手机病毒造成的个人信息丢失、吸走话费等问题,多家保险公司的虚拟财险并不赔偿。

虚拟财险不赔中毒损失

“××神器”是一种新型的手机木马,用户只要点击链接并安装了“××神器”软件, 3秒后手机木马便可读取用户手机联系人,并调用发短信权限,再将此木马发送至手机通讯录的所有联系人。

统计显示,该病毒在一天之内群发超过500万条诈骗短信,按每条短信0.1元计算,相当于造成了全部中招手机用户50万元的话费损失。目前虽然传播源网址已经失效,但安装在用户手机中的木马仍会继续群发短信,耗费手机用户的话费。

这款被称为“蝗虫”的手机病毒不仅会“吸走”手机用户的话费,而且还会窃取短信、手机银行密码、网银支付密码等,对手机移动支付形成威胁,给手机用户造成资金损失。

那么,是否存在一款保险,对手机因为中毒而造成的损失进行补偿呢?多家财险公司一线销售人员在接受记者咨询时表示,“没有听说过这款产品”、“需要咨询相关人员后才能回复”。

其中,平安财险相关销售人员表示,目前公司并没有手机病毒险,但是公司今年推出了“个人账户安全保障保险”,可对手机个人网银账户,或第三方支付账户被破解后导致资金被转走的情况进行赔付。

《证券日报》记者查阅该款保险产品条款后发现,该款保险的具体保障内容包括:保障被保险人的个人账户因被他人盗刷、盗用、复制而导致的资金损失。保障被保险人个人账户被他人在银行柜面及ATM机上盗取或转账导致的资金损失。保障被保险人被歹徒胁迫的状态下,将其个人账户交给他人使用,或将个人账户的账号及密码透露给他人导致的资金损失。保障被保险人信用卡主卡所关联的附属卡持卡人在被歹徒胁迫的状态下,将附属卡交给他人使用,或透露该附属卡账号及密码给他人导致的资金损失。

除平安财险之外,众安保险也在今年4月23日宣布将联合推出“安全支付亿元保险保障计划”。 该产品主要针对下载并使用百度手机卫士的用户,用户遭遇了手机病毒恶意扣费、账户密码被窃并造成经济损失的,可以获得单笔最高3000元,全年最高10万元的全额赔付。

此外,还有多家险企推出了网络安全专属虚拟财险。如7月17日,达信推出的网络缺口保险,帮助能源公司弥合网络保险缺口。平安产险公司和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出名为腾讯游戏道具保险的首款虚拟财产保险。另外,人保财险、华泰、阳光等保险公司也先后推出了网络虚拟财产保险。

但《证券日报》记者发现,上述多款虚拟财产保险的保障范围针对性较强,多以承保网游账号被盗、装备被盗造成的损失,并不对手机用户中毒引起的损失承保。

取证困难是赔付关键

随着更多线上场景的搭建和消费者在线支付习惯的养成,手机等移动支付已经进入快速成长期,超级手机病毒形成的破坏力也越来越大。

央行数据显示,2013年共发生移动支付业务16.74亿笔,金额9.6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加212.86%和317.56%。但与此同时,手机支付的安全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病毒木马、电信诈骗、网络钓鱼等严重威胁着用户支付信息和财产安全。有调查显示,目前有81%用户担心手机丢失后网银被他人恶意使用,而50%以上的用户正面临着木马病毒窃取账号密码、钓鱼网站骗取钱财等威胁。

随着移动支付安全问题的显现,险企开始将注意力转向移动支付领域。然而有业内人士却表示,移动支付领域开发产品容易,但理赔取证方面的难度系数却很大。很多时候需要公安机关配合,才能真正认定账户资金是否为犯罪分子盗刷转移。

记者在平安保险推出的“个人账户安全保障保险”的索赔申请中也看到,当被保险人发现个人账户资金损失后,应尽快向公安机关和保险公司报案,并提供多份材料,材料包括:成功投保后的保险单号;与个人账户被盗刷、盗用、盗取、转账等相关的交易记录;有关损失资金的流向记录,比如涉及转账;收款方姓名及账号等信息;账户挂失或冻结时间证明;公安机关证明。

病毒险还存在一大风险是道德风险,即保险公司无法判定该账号是真的被盗,还是持有人故意将密码告诉他人,从而骗取保险金。因此在理赔实操方面,可谓困难重重。同时,中毒鉴定如果由保险公司单方面来进行,则存在不公平之处。但如果由第三方调查,理赔时间则会被拖得很长。

另外,“病毒险”还存在业务模式尚不完善、保费较少、利润单薄、风险较大等问题,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当下手机病毒险比较少这一现象。

尹力行/摄影

TAG
780*90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滚动播报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QQ:2713090406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Copyright © 2021 中国产经网 Twsp.net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Powered by tws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