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产经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财新闻

“隐形贫困”人口的背后,折射的是广大年轻人的焦虑

时间:2018-05-07 16:06|来源:未知|编辑: 网友评论
  不知道世界哪一天的打开方式不对,一夜之间,原本还在争相展现岁月静好的年轻人,纷纷表示,自己是“隐性贫困人口”。老娘舅作为一个常年关注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人,实在不能不予以关注。

  按照通常定义,有吃有喝且稳定地有吃有喝,已经摆脱贫困实现温饱。按照国务院扶贫办2014年初的说法,中国已经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绝对贫困已经不复存在,剩下的都是相对贫困。

  那么,所谓“隐性贫困”又是什么?

  这个词隐含两重含义:“隐性”,说明看上去不穷;“贫困”,到最后钱还是不够用。老娘舅看到好几种说法——

  有收入没存款,是隐性贫困;

  买得起高价包但却吃路边摊,是隐性贫困;

  花得起还不起,算隐性贫困;

  有花呗没理财,算隐性贫困;

  有基金没保险,也是隐性贫困;

  收入高没买房,也算隐性贫困;

  收入高买不起北上深的房,也算隐性贫困;

  到最后孩子上不上得了国际学校买不买得起纽约的房子,都万流归宗算作隐性贫困的范畴……老娘舅都给气乐了。

  相对贫困是真实存在的,在整个社会财富的光谱里,有人排在绝对富裕的一侧,就一定有人排在相对贫穷的另一边,鼓励每个人做好财务规划,帮助多数人熟悉理财产品,正是为了让人了解如何更有效地积聚财富,避免因为无知而受骗,因为不懂而冒进,从而滑入绝对贫穷的深渊。

  但是这一切,都和无穷无尽的物质攀比无关。在攀比的天梯上不存在合理规划,只有无休无止的叫穷。

  话说小米这次香港上市,雷军以下工号100之内的都能成为亿万富翁,跟他们一比,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要捂着玻璃心倒下,用碎满一地的玻璃渣拼出一个大大的“隐性贫困人口”。

  说真的,社会越来越富,觉得自己穷的青年越来越多,这不是个事儿。为什么会这样?

  一个解释是:信息时代,年轻人们能够关注到的富人远比以前多,不仅如此,众多诸如创业成功、炒币暴富的新闻还在不间断地刺激人们的神经,一夜暴富的梦想和怎么也暴富不了的现实相碰撞,形成了这个社会现象。

  另一种解释是:虽然一部分年轻人的个人生活水平跟自己过去比是进步了,但相对于社会财富的积累速度,又落后于整个社会,自然觉得穷。

  还有一种解释最干脆:所有那些都是营销话术,目的是为了打击你,让你觉得穷,你就会落入套路,跟着去买保险、买理财、买空气币、加股神群买股神秘笈……

  在老娘舅来看,藏在“隐性贫困”背后的,是当代青年浓墨重彩的“焦虑”——

  年轻人觉得比中年人和老年人穷,是正常现象,毕竟多数人的财富都靠时间来积累,薪水的增加也有赖资历的增长;但在焦虑的催生之下,20岁还没创业就晚了,30岁还没暴富就完了;少数成功者的阴影之下,原本充足可用的自我发展时间,变得只有须臾可用。

  举国之力催生了房价的暴涨,买得到五年十倍股和十年十倍基,追不上十年百倍房,重重限购挡不住“北上广永远涨”;十年前中年人担忧的是房价何时会崩盘,十年后年轻人操心的是“再不上车就晚了”。

  在所有的叙事里,每个青春正好的年轻人只有一个选择:要么马上买房,要么马上炒币,要么马上买保险,要么马上嗝屁。

  相形之下,每个青年的承受能力变得如此薄弱,一次错失就是终身懊悔。

  说实话,老娘舅实在难以置信。

  通胀从不曾永续;

  造富以十年为周期;

  高不可攀的贵州茅台也曾股价跌破100;

  低点买入腾讯控股的后来都发了财;[page]分页标题[/page]

  年年都有年化30%+的基金;

  给自己选择,也给自己留出足够的容错空间;

  只要你付出足够的时间和耐心,

    就会发现载着财富前进的列车从未绝尘而去。
TAG
780*90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滚动播报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QQ:2713090406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Copyright © 2021 中国产经网 Twsp.net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Powered by tws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