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产经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财新闻

债券违约事件频发,部分债基净值大幅下跌

时间:2018-05-30 21:56|来源:未知|编辑: 网友评论
  鉴于近期债券违约事件频发,中国证监会将对债券基金近期可能存在的风险控制不力及违规问题进行检查,主要涉及是否存在为避免业绩大幅下滑或大规模赎回,同一公司不同基金之间互相买卖高风险债券的情况,是否存在信息披露违规或者不及时的情况等。

  债券违约频发

  5月21日,上海华信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公告,公司无法按期足额偿付应于当日兑付的2017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17沪华信SCP002),本金及利息共计20.89亿元。

  对于违约原因,上海华信称,受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叶简明不能正常履职以及3月1日媒体新闻事件等不利因素的冲击,公司正常经营受到重大影响。截至2018年5月21日,公司未能筹集到偿付资金。

  根据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最新发布的《2018年4月债券市场风险监测报告》,4月份违约债券4只,违约债券总面额为38.5亿元;2018年累计违约债券15只,违约债券面额128.64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加25%和33.58%。涉及的公司,包括凯迪生态、四川煤炭、大连机床、丹东港、亿阳集团、中城建、神雾环保、富贵鸟、春和集团、中安消等10家公司。5月份,债券违约仍在持续。

  同时,债券市场信用利差扩大,5年期AA级信用利差为214BP,较上月末扩大21BP。存量信用债隐含评级调整仍然以下调为主:中债估值的公司信用债中,隐含评级调整债券224只,其中下调145只;隐含评级调整涉及发行主体为57家,其中下调48家,排名前四的行业为制造业、金融业、建筑业和综合。

  中信证券表示,“紧信用”预期确实是压制市场情绪的重要因素,且这一点随着新增社融增速下降和实际信用成本的抬升而强化。不过由于之前信用债市场不少个券缺乏流动性,而目前爆发的违约事件并不多,没有蔓延为行业层面的大幅度赎回。因此,整体的估算收益率曲线实际上大幅度低估了实际的信用利差扩张幅度。

  这就意味着,如果信用市场出血点继续扩散,市场情绪明显波动或发生大额赎回,部分个券的快速下跌会集中修正信贷曲线的低估问题,很可能导致信用利差快速走扩。

  与此同时,今年因融资环境变化而取消或延迟发行债券的情况屡见不鲜。

  数据显示,年初至今,共有314只、总计1933亿元债券取消或推迟发行。其中,公司债年内取消或延迟发行规模为135亿元。

  诱发A股调整

  中信证券认为,从情绪和估值来看,债市的波动可能诱发A股调整。

  短期风险应该引起重视:1.金融去杠杆和严监管下,企业表外融资受阻,而且无法通过表内信贷进行承接,新旧债务融资“断层”造成短期信贷违约的压力客观存在;2.周期产业链中,上游产品涨价的成本压力充分向下传导,中下游企业面临着成本涨和利息涨的双重压力,部分中下游负债较高的企业(尤其是银行表内信贷融资压力更大、且负债权益比本身较高的民企)确实有较高的信用违约风险。

  短期信用风险,是竞争力较弱企业的信用问题以及场内信用债流动性问题造成的新老债务承接不上,而不是上市企业盈利恶化。恰恰相反,A股企业整体的经营效率在提高,尤其是上市公司当中的各行业龙头企业。因此,如果最糟糕的情况发生,即债券市场由于信用问题集中爆发而大幅调整,进而诱发A股调整,反而是布局良机。

  此外,当前的信用风险是上半年流动性短缺的遗留问题,对于下半年,“紧信用”预期会边际改善,不会新增流动性风险。监管层的态度已经随着“降准”而明朗,预计未来并不会通过“紧信用”加大幅提升融资成本的政策组合去杠杆。

  监管层已经关注并正在解决实体部门融资难的问题,降准就是一个重要信号,未来还会持续;从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调来看,“防风险”仍是重中之重,位列三大攻坚战之首,监管层不会允许系统性金融风险问题发生;对于去杠杆措施,政策层有足够强且影响足够广泛的直接调控政策(债转股和限制国企与地方政府债务率),并不依赖于通过融资成本大幅上升的手段来达到去杠杆目的,而抬升融资成本的负面效应难以估量。[page]分页标题[/page]

  信用风险对A股还有更直接的影响方式,就是个券违约直接造成相应上市公司受牵连,这种牵连对个股造成的冲击会比A股整体调整更为直接。

  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称,从长远来看,少量有序违约对建立市场化的定价估值体系、完善市场风险分散分担机制、充实评级违约率数据库均有积极意义,也是对现有制度规范、机构和市场参与者行为的自我校验,有利于市场长远健康发展。

  张旭表示,本次的“违约潮”,更多地是由于金融“强监管”所引发的信用收缩所致。张旭认为,在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信用收缩的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而“违约潮”大概率将在一个季度内退却。

  对于未来潜在违约主体的排查,建议从“融资渠道”和“融资额度”两个维度进行判断。在“融资渠道”维度中,主要关注贷款、债券、非标、融资租赁这四类信用的可获得性;在“融资额度”维度中,重点关注股票质押融资占比过高、新增借款过多的民营主体。

  债基踩雷

  事实上,债券基金已经受到违约债券的影响。由于重仓的信用债违约,部分债基今年以来净值跌幅较深。

  统计显示,截至5月12日,共有164只各种类型的债券型基金今年以来业绩亏损,其中,净值跌幅超过5%的有18只,超过10%的则有8只。

  这些跌幅较深的债基,其净值往往在某一时点出现陡然下行,结合该时点附近的信用债违约情况,可以判断,这些债基亏损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于重仓了违约的信用债而被迫大幅下调估值。但这些业绩跌幅较深的债基普遍规模较小。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12日,18只今年以来跌幅超过5%的债基中,仅有5只规模超过1亿元,跌幅超过10%的债基中,则仅有2只规模超过1亿元。而在这18只债基中,规模最小的仅有100万元左右。债基规模小,意味着其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弱,一旦“踩雷”一个信用债违约,业绩就会急剧下滑。

  今年以来债基跌幅最深的中融融丰纯债A,因为踩雷“14富贵鸟”债券的违约,截至5月12日,今年以来的净值跌幅高达47.96%,规模更是急速缩水。而华商基金公司旗下债基业绩集体下跌,也被认为可能是踩雷多只债券违约所致。

  统计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的企业债总金额达到4646.4亿元,如果剔除同业存单,企业债占据公募基金投资债券资产的比例达到约18%。

  整体而言,目前信用债违约对债券型基金的业绩影响并不大。根据统计,截至5月12日,虽然有164只债基今年以来亏损,但只占到纳入统计的1737只各种类型债基总量的9.4%。

  今年以来,超过90%的债基实现了正收益。一方面,这是因为目前信用债违约的体量有限;另一方面,则是大多数债券型基金对风控较为重视,信用债的个券配置开始分散,单个债券违约对净值的影响不明显。

  根据一季报分析,公募债基配置最重的是金融债,总量达到9553.2亿元,其次是企业短期融资券和企业债,前者总量为5413.6亿元,后者总量为4646.4亿元。从理论上而言,信用风险最大的是企业债,但其他债券类型也存在违约的潜在风险。

  博时基金固定收益总部研究主管陈志新指出,公募基金要加强信用基础研究工作,对行业和主体要有长期密切的跟踪,对于一些基本面有一定瑕疵的主体要能够有及时的分析和判断,而且目前一些爆发风险的主体主要问题集中在资金链断裂或者现金流紧张方面,可以针对目前的特性对这类主体进行重点排查,有效规避相关主体的信用风险。
TAG
780*90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滚动播报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QQ:2713090406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Copyright © 2021 中国产经网 Twsp.net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Powered by twsp.net